《同濟大學-杭州市城市建設交流會議論文》,2001,4
關于加快杭州市軌道交通工程前期工作的設想
章云泉
(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杭州市310006)
摘要:本文在杭州市城市區劃調整的大背景下,對如何加快和啟動軌道交通前期工作提出了建議和設想:(一)、 修編軌道交通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在預可報告中明確:修編《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確定工程規模和修建順序;制定工作目標 ; 確定軌道交通模式 ;確定資金籌措方案;落實前期研究費用和經費來源渠道 (二)、加強領導,成立籌建機構;(三)、專家及早介入,加快立項進程;(四)、開展專題研究 。
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市區行政區劃的調整,杭州市軌道交通工程已經列入杭州市社會經濟發展“十五”規劃的重大建設項目。為了盡快啟動軌道交通項目,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根據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經驗和教訓,我委和市計委、市規劃部門研究后,提出今年開展軌道交通工程的工作思路: 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杭州市十五計劃發展戰略目標,提出“要高標準建設城市交通道路主骨架,其中錢江新城景觀大道、
軌道交通、繞城快速公路南接線和京杭大運河復線工程,將構成杭州市區交通發展新框架”。十五期間,要上一批投資額在10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進一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這也是大勢所趨: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符合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目標;符合居民出行的快捷、舒適需要。 目前,杭州市軌道交通項目已經具備政策、技術和經濟實力的三位一體的前提條件,在規劃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要達到項目立項還有許多具體工作要做。為了加快軌道交通項目盡快立項和建設,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 修編軌道交通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雖然1995年北京城建院等單位修編了《杭州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但時過境遷,1996年進行了市域擴大,蕭山和余杭即將市改區;城市發展迅速,大大超出了1995年的預測值;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此,有必要按照國家計委的要求,在原來研究工作的基礎上,盡快修編《杭州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預可行性研究》。
以下問題需要在預可報告中明確:
1)《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市規劃局負責,市規劃院配合,7月底前完成) 經市政府批準的該線網規劃,是項目立項的前提條件。在線網規劃的多個(三個以上)方案中,一期工程的線路都應包含在內,而且起止點、車輛段(車場)要相對穩定。鑒于杭州市行政區劃即將調整,而新的城市用地規劃編制至少需6個月,建議原戰略交通規劃范圍作為本次預可所需的線網規劃的范圍。
2) 確定工程規模和修建順序 工程規模的確定,必須考慮區劃調整、主客流方向、城市發展方向、蕭山新機場以及車輛段(車場)位置的選擇等。 立項時,工程范圍可以包括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等,以免二期動工時又要立項;當然,也可以分期立項,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1號線工程范圍和修建順序: 結合錢江新城和江南發展、四橋預留輕軌通道等條件,在原“+”字線的基礎上考慮向東、向南延伸對城市化發展的等因素,對1號線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一、二期工程線路。
3)制定工作目標 建議大體總體時間目標:2001年完成一期工程預可報告的修編,年底上報項目建議書,爭取國家立項;2002年完成可研報告,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和工程招投標,2002年底試驗段動工。根據國內外經驗,軌道交通年平均進度2.8-6公里。由于杭州軌道交通約50%線路是高架形式,預計2005年底可以建成15-18公里,2006年中可以試運行。2005年起開始二期工程建設。
3)確定軌道交通模式 杭州市軌道交通研究經歷了十多年,一期工程分別提出了單軌(1984年),輕軌(1995年)和大容量(地鐵)(2000年)3個不同的技術標準。 根據杭州市城市發展規模定位和客流資料綜合分析,建議采用地鐵技術,但是需專家進一步論證。輕軌客運能力可以達到1-3萬人次/小時,局部超過3萬人次/小時,可以通過修建二期工程,完善線網結構以及合理組織營運來解決。
4)確定資金籌措方案 資金問題是否落實是國家計委考慮立項的關鍵因素。軌道交通建設所需資金額大,按兄弟城市經驗,一期工程初步匡算約68億元,其中外匯8400萬美元(如考慮過江延伸段4km,投資約80億元)。根據世界上軌道交通建設經驗,投資來源不外乎政府財政、貸款、沿線土地開發等,由于投資大、建設和回收期長、絕大多數是虧本營運,需要財政補貼的,因此私人投資很少。預可報告必須提供完整的、基本可行的籌資方案。若需貨款,還需提供銀行的同意貸款的意向書。該項工作由市計委牽頭,市建委配合。
6)落實前期研究費用和經費來源渠道 前期費用包括專家咨詢費、預可行性報告修編、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環境影響評價、補充客流預測、補充地質勘察等費用。根據廣州等兄弟城市的經驗和前期研究成果,2001年度杭州市前期費用約500萬元,建議從市財政專項列支。
(二)、加強領導,成立籌建機構 建議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市府辦、市建委、市計委、規劃、財政、土管、市政公用、交警等部門主要領導參加。領導小組設辦公室,建議市政府分管秘書長或市建委主要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各相關部門分管領導參加,協調軌道交通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設過程中政府各部門之間關系。成立杭州市軌道交通工程指揮部和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近期先組建一個前期工作班子,負責可行性研究、項目建議書等設計文件編制委托、上報工作。聘請國內外有關專家或咨詢公司為技術顧問,協助編制立項所需的大量技術文件。
(三)、專家及早介入,加快立項進程 為了加快工程立項,根據廣州地鐵三號線的成功經驗,在預可行性報告編制階段,邀請國家計委的咨詢專家--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領導和軌道交通專家,成立專家咨詢組。這樣,我們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少花錢,多辦事,集中力量,編制好符合國家計委立項要求的預可研報告和項目建設書。建議在預可報告初稿修編完成后,立即邀請他們來杭進行專家咨詢和論證。
(四)、開展專題研究 杭州市區地質條件差,基本上屬第四系地質,原軟土地基。表層為人工填土,以下為亞粘土、粉沙,淤泥質粘土,粘土、軟粘土和砂礫石土,基巖風化帶埋藏較深,地下水位較高。建議開展以下專題研究:1、特定軟土地下區間隧道和車站結構形式研究2、杭州市軌道交通地下隧道和車站施工技術研究3、杭州市軌道交通沿線土地和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研究4、杭州市軌道交通與其他公交方式有效銜接研究 根據軌道交通工程的建設程序和兄弟城市的建設經驗,市建委、計委、規劃等部門研究后,建議市政府同意盡快開展下述工作: 1.盡快委托修編〈〈杭州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預可行性研究〉〉。預可中所需的《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客流預測研究可與預可同步穿插進行。由于時間緊迫,建議仍由北京市城建設計研究院和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編制。《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由市規劃局負責。 上述工作在2001年7月底完成,8月組織專家審查。2001年10月底完成項目建議書,年底前上報國家計委爭取立項。 2.成立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公司)。在指揮部成立前,預可的委托工作暫由市建委工作小組負責。落實今年的前期工作費用(暫定500萬元人民幣)。